央广网

保护民族文化 留住精神家园

2017-09-20 12:32:00来源:
 

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省同江市,看望赫哲族群众,并在村文化活动中心,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8月下旬,是黑龙江同江市赫哲民族文化村的旅游旺季,赫哲族讲解员尤秀云正在带领游客参观。66岁的尤秀云已经为游客解说过上千次了,当然最令她难忘的,还是去年5月份为习近平总书记做的那次讲解。

 

尤秀云:总书记都跟着拍手,特别高兴,而且传习所有那么多学员,一起唱,特别地高兴。

 

尤秀云表演伊玛堪说唱


尤秀云为总书记表演的,是赫哲族特有的伊玛堪说唱艺术,它用赫哲语讲述了部落征战、英雄故事和生活民俗。“赫哲族伊玛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尤秀云今年收了21位学生,作为赫哲族伊玛堪的省级传承人,她每个星期六都会来到同江市里的传习所给学生们上课,教唱伊玛堪。

 

尤秀云:以前是大家都在一起,你唱一段,他录下来,那时候在大礼堂,没有规定的地方。这两年同江文化局挺重视,专门搞个传习所,到点儿我们就上那去,你有个地方使就有个奔头。有时候二十个学生不一定都去,人家都有忙的时候啊,有时候互相用微信,我去年冬天,在那(传习所)讲完了在微信上还讲一遍。

 

记者:微信授课了现在?

 

尤秀云:恩,在微信上也讲一遍,后来我的流量都不够了。

 

尤秀云接受记者采访


这两年,传习所把龙秀云和喜爱赫哲族传统艺术的年轻人连结到了一起,濒临失传的伊玛堪说唱在同江市开始重新活跃起来。同江市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只是全国众多非遗传习所之中的一个,这五年间,全国相继设立了300多个省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设立的传习点、传习所和传习中心,已经形成庞大的非遗社会网络体系,非遗传承人在其中兢兢业业,既传承技艺,又熏染人格。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福州,长期关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他认为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间,众多传习所和传习中心的建立是非遗保护方式的重大改变。

 

王福州:我们在非遗场馆的建设上,改变过去注重综合、大型的做法,鼓励多建传习中心、传习点,这些分散、单一的小型非遗的场馆设施,多布点。比如闽南文化生态试验区这个传习点遍布整个生态区,将近几百个,发挥了良好的传承、传习作用,而不是那些形式主义,搞那些假大空的一些东西,所以说这个也是作为一个新气象。

 

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力的现状认知更加明确,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2014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十三五”时期中央预算对非遗项目的投资将达到13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3.6倍。


随着非遗保护的深入推进,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一些非遗项目仅限于固定展示展演,不能进入人们的生活,静态固化的传承与传播无法显示更深层、更广泛的文化价值等。

 

2015年开始,文化部联合教育部举办针对非遗传承人群的“研培计划”,以非遗中覆盖面最广、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为切入点,委托高校等相关单位开展研修、研习和培训,已经先后培训学员5000人次。

 

 

赵长安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琉璃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去年6月,他参加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研修班第7期的培训。

 

位于北京门头沟琉璃渠的琉璃制品厂

 

琉璃烧制技艺活态传承保护基地

 

赵长安:老厂子,原来的官窑,您看刚才上面那横幅的字——北京琉璃制品厂,那就是刘炳森先生给题的。

 

记者:我看那里还有一块牌——活态传承保护基地。

 

赵长安:那就是我做的,我从清华上完学之后回来做的,里边是我们建的一个基地,您来看看。这里边做一个生产演示,这个里面是一个产品的展示,类似小博物馆。

 

赵长安烧制的琉璃制品

 

赵长安演示琉璃烧制的磨具制作


模具制作体验间、创意产品展示间、琉璃文化培训室,赵长安的琉璃烧制活态传承保护基地面向的是广大爱好者,烧制的琉璃制品也从皇家屋檐走向百姓生活。


陈岸瑛副教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非遗传承人群项目的负责人,他说研培计划就是要打开传承人的思路,让非遗项目与现代生活融合起来,这样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陈岸瑛:传统工艺有两层价值,一个是直接以它的方式生产出的产品,本身是有价值的,还有整个生产的活动,是一个无形的文化遗产,这个无形文化遗产可以成为我们现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非常重要的资源。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接受记者采访



在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创意设计既能展示物质生产的高超技艺,又体现精神生产的奇思妙想。特别是生产性保护因为融合了传统技艺精髓和工业化的优势,克服了粗制滥造的弊病,孕育出符合当下审美趣味的高品质衍生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福州欣喜地说,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正在悄然发生着一场承续优秀民族文化的“二次革命”。

 

王福州:我们就是搞了一个生产性保护,增强它们的造血机能。因为它和市场和产业连接地比较紧,我们鼓励他们通过生产性保护,也就是对遗产的适度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产业链条,这样就达到自我保护这么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生产性保护近六年的实践,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致赞许,称为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2014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在贯彻这样的精神,文化部随后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个理念,就是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非遗的生命在生活。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

 

 

 

采写:周彬、毛更伟、迟嵩

编辑: 郭兴波
关键词:

保护民族文化 留住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