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话题上了微博热搜。
未成年人。打榜控评...?
可能有人就会问了,啥是打榜控评?
简单来说,就是粉丝在微博等平台给偶像做数据,为了证明自己偶像的热度,为自己支持的爱豆投票甚至极端刷票,用来提升自己支持明星的排名。
说到爱豆(idol),肯定就会联想到一个词——饭圈。
在饭圈里,
为了让自己喜欢的哥哥保持住排名,粉丝会每天做包含投票、签到、搜索等14项打投任务。
有人会说,不为爱豆打榜、控评、花钱、就称不上真爱粉,就是“白嫖”。
有人会说,在饭圈聚集地,最常见的就是谩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饭圈文化的趣味现象。
01
饭圈用语
饭圈总热衷于使用缩写、谐音、代称。
以致于大家经常都能见到密码式的
rt,zqsg,nsdd,bjyx,pb,bp,bdjw,ggdd……
还有鹅选,桃选,泥塑,抠脚,糊逼......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对应的破译:
rt——如题
zqsg——真情实感
nsdd——你说得对
bjyx——博君一肖
pb——photobook,照片书
bp——白嫖
bdjw——不懂就问
ggdd——哥哥弟弟
鹅选——腾讯中意的人
桃选——爱奇艺中意的人
泥塑——转换性别,特指女粉丝把男爱豆想象成女的,想当他的男朋友
抠脚——指偶像没有行程
糊逼——成不了气候
....................................
02
刷数据
在饭圈内,明星“打榜”成为粉丝守护爱豆的最直接方式。
大家应该还记得2019年7月,有人发表了这样的言论: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
眼见一代天王被嘲到上热搜,气得广大周杰伦粉丝被迫营业,开始爱的应援做数据。
数据显示,63.85%的周杰伦粉丝,年龄段位于25-34岁,在饭圈中属于年龄偏大。
这些“夕阳红”粉丝在一周内为周杰伦创造了一亿的影响力,打破了微博纪录。
真是难为了这些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中年歌迷
超话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明星的流量,因为其积分任务主要在粉丝的签到和发帖上,粉丝群体越大、越积极,越有可能在超话排行榜上获得好的排名。
再来科普一下控评:
作为非职业网络冲浪选手们,我去搜索了一下控评的意义,大概就是:
如果不控评,自家爱豆就会被对家买黑评或者营销号带节奏等等。
我们再来说一说新一代选秀节目的粉丝刷票行为。
拿《青春有你2》举例:
普通人可以投一票,爱奇艺VIP会员可以投两票,如果还想投更多的票,就得买他们家的“饮料”。买一瓶,可以投三票,一箱十瓶,你就可以投30票。
如果你有钱,你买上一仓库,砸出去几万票也可以。
因此,无处粉丝会为了自家爱豆疯狂打榜、控评、刷票。
基本的操作套路是:“大粉”发布任务,“学生粉”执行任务。
每天包含投票、签到、搜索等打投任务有14项,粉丝在评论内“打卡”完成。
其实,饭圈女孩们也不是傻子,她们也明白她们在做什么,
有人说:我也知道这些是在做假数据,每次看到超话里的“多出一点是一点”“只出一块算什么爱”,我也觉得这是传销,在我心里,追星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应充斥着熬夜、爆肝、氪金、焦虑。
那你还继续?
03
撕逼
饭圈撕逼属于常态,撕上热搜的更是数不胜数。
不仅是不同家的粉丝会撕,同一家的也会内讧。
今年3月初,肖战粉丝与ao3平台的世纪之战,完全溢出圈了。上了26次热搜。
出圈:某个明星、某个事件的走红的热度不仅在自己固定粉丝圈中传播,而是被更多圈子外的路人所知晓
不少路人被迫了解事情的始末,也见识了一波饭圈的撕逼大赏。
饭圈经典的大型撕逼大战:
7年前,行星饭(exo粉丝)和四叶草(tfboys粉丝)之战
从QQ群到QQ空间,再到各大浏览器的评论里,两家粉丝的小学生也比较势均力敌,没分出胜负,并且战况激烈,当年的饭圈比起现在,可以说是毫不留情面,甚至不顾忌正主。
有兴趣搜搜在当初四叶草和行星饭的对骂视频,还挺好笑......
04
我们不能说饭圈就是不理智的。饭圈里面依然有很多理智追星的粉丝。
但是现在的舆论环境仿佛已经被幼稚的言语充斥着。
低龄化饭圈让人窒息。
发布虚假自杀言论博眼球
互联网用户越来越低龄化,不一定就是坏事。
对未知充满好奇,喜欢接收新事物的永远是年轻人。新一波10后,00后也逐渐成为互联网前沿的弄潮儿。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你能一辈子在人家的游戏规则里玩吗?
遗憾的是,
娱乐圈已经本末倒置了。
在以前,80后追星,都是明星创造人格魅力和价值,粉丝买账。
我们这一代人理解的明星孙燕姿、周杰伦、陈奕迅,都是用更高质量的作品,去吸引更多的粉丝,去赢得商业价值。
而不是把粉丝当韭菜,靠粉丝的真金白银捧起来,形成“商业价值”。
当下饭圈文化,其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集资”。
就是花钱买热搜,花钱买排名,花钱买投票,且不管他长的怎么样,歌唱的如何,演技好不好,有没有什么正经作品,
总之我喜欢他/她,就得让他上热搜,让他出道,花多少钱都可以。
饭圈文化也有好的一面。按人民网昨天发布的三评“饭圈”之二来说:若能正面引导,会有强大正能量。
“饭圈”的形成,是时代、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结果。尽管负面信息不断,饱受诟病,但也要看到,凡事都有两面性。“饭圈”群体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极强,能迅速呈现出极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今年疫情期间,“饭圈女孩”就爆发出强大的能量。筹款捐物、驰援武汉、支援湖北,获得大众的认可。
05
最后,
虽然不知道“作品比人先出圈”的时代还会不会回来,
但还是希望我们不会是见证明星靠作品成名的最后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