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激活传统 融入时代 | 言兴朋这道风景

2018-08-15 13:36:00来源:文艺之声

  3D电影《曹操与杨修》的首映式,当主创人员走进上海影城放映厅,观众纷纷站起来,探头议论:言兴朋来了吗?

 

  这一天的观众,估计有很多是来看言兴朋的。“那是言兴朋吗?”“看起来好年轻啊”。

  这真的是言兴朋,令戏迷们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那个小言。一身合体的正装西服、系领结的言兴朋走在尚长荣身后,依旧挺拔的身材看不出他已经65岁了,难怪戏迷不敢确认。他还是那样俊朗,昔日《游龙戏凤》中明武宗朱厚照那双顾盼流飞的眼睛如今戴上了眼镜,显得儒雅沉稳。

  当尚长荣大师告知我们3D版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要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我们马上想到言兴朋会不会参加?要知道言兴朋多年低调,任戏迷千呼万唤也难出来。于是我们赶到上海,等待采访言兴朋的机会。在上海京剧院的崔宁联系下,采访似乎有望。

 《曹雪芹》磁带

  趁嘉宾都在寒暄,记者赶到言兴朋座位前,拿出珍藏多年的京剧连续剧《曹雪芹》的磁带给他看,告知他自己是三十年前《曹操与杨修》北京首演时的观众。言兴朋眼睛一亮,这眼神又像是戏曲演员了。他彬彬有礼地请记者坐到他身旁。

  言兴朋一口讲究的令人亲切的京腔,不像上海人,不像定居美国多年的人,倒像是体面的大宅门里的北京爷。他祖父言菊朋就是北京人。

记者采访言兴朋

  三十年前,记者还是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的学生,京剧《曹操与杨修》在北京首演,轰动京城,好看程度超越了我以往看到的那些传统戏。

  剧本深刻,唱段好听,特别是尚长荣、言兴朋两位演员表演极为精彩,杨修被杀前的唱段脍炙人口:“休流泪,莫悲哀,百年好也终有一朝分开。杨修一死无挂碍,后事拜托你,拜托你安排。我死不必把孝戴,我死不必摆灵台,我死不必棺木载,我只求一抔故土把身埋。休将我的死讯传出外,也免得世人笑我,他们笑我呆。”言兴朋好像就是那个心高气傲、孤芳自赏、才智过人又命运多舛的杨修。1987年,在全国首届京剧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他技惊四座,荣获老生组榜首。十位评委有好几位给出了满分!

  再后来,言兴朋主演了京剧电视连续剧《曹雪芹》,他的表演更丰富更有深度。戏迷评论说:“眼前的这个‘言雪芹’就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曹雪芹啊!也唯有这般深情、闪耀着理想光芒的曹雪芹,才能写得出《红楼梦》这样饱蘸着深情的作品。”

  一部京剧电视连续剧有很高的收视率,很大程度上是言兴朋的魅力。该剧次年荣获中国电视艺术“飞天奖”。

  言兴朋曾说:“曹雪芹这个角色创作难度较大,但为塑造这个角色,付出心血和汗水是很值得的,应使这个人物在表演艺术上有所突破。”

《曹操与杨修》的签名票

  那个时代的京剧须生中,言兴朋是最光彩夺目的。不仅因为他的家世,他的艺术,他的颜值,更因为他有一股飘逸潇洒的神仙气质。

  言兴朋原名言一青,在成为京剧演员之前曾经是上海越剧院徐派小生,他的恩师——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曾经撰文,写言兴朋是怎样走到京剧舞台的:

  “那是1985年初,他第一次用晓义明志的艺名兴朋,在上海京剧院建院三十周年的庆典上,首演言派名剧全本《上天台》、《打金砖》。虽然绝大多数观众是进场后才初次接触这个名字,但戏愈演愈热,剧场反响也愈来愈沸腾,掌声彩头不时轰然炸响,以至到了全剧高潮,竟出现了一句一个满堂彩。首演的成功,使他一夜之间神奇般地成了引人瞩目的一颗新星。

  从此,他随团赴河南开封、洛阳、郑州一线巡演,继续赢来了一片赞声。同年11月,在京剧名家云集的北京显露身手,首场演出的掌声达二十多次。接着,应邀进中南海做专场演出,被誉为言派艺术第二次中兴的标志,获得领导同志和专家们的热情赞赏。”

  上世纪九十年代,京剧低迷,很多演员改行,连言兴朋这样的名角多年没有戏演,空耗时光。在出国潮中,言兴朋也去美国学习歌剧了。之前他就有歌剧的基础,沈湘是他的老师。

言兴朋年轻时的照片

  没有言兴朋的京剧舞台,少了一些话题,少了一些兴奋,更少了一道五彩的风景。尽管戏迷千呼万唤,言兴朋也很少出现在大众视线。此次我们的采访颇费周折,言兴朋客气又特别低调。看到采访机,他细心地把记者叫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录音。

  我有个北昆的同学,只要小言在舞台露面,必赶到上海去看。他想要小言的签名。电影散场后,戏迷纷纷围着言兴朋照相,言兴朋始终是耐心的微笑、谦和的举止。

  3D银幕上的杨修和三十年前的相比,表演更沉稳、有内涵,唱腔上朴实了,少了些以往言派独有的跌宕的修饰,这也许是学歌剧带来的变化吧。不过记者还是喜欢原来言兴朋的风格。如今潇洒虽存,不羁已经随着时间的烟云消散了,“言郎老矣”——朋友圈有这样的留言。对小言的记挂更多的是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回忆吧。

  

编辑: 赵倧博

激活传统 融入时代 | 言兴朋这道风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