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去吴哥,带上这本书就够了!

2018-03-23 10:49:00来源:文艺之声
这本书,是个意外。

自打动笔开始,就无数次的想知难而退。

一朋友早就对我痛心疾首过: 如果继续按上一本《九门内外》的路数忽悠下去,你轻轻松松“九门前后”、“九门上下”、“九门左右”,没准“九门提督”,“九门贝勒”也指日可待。

仔细一想,他说的挺有道理,也容易。

但我还真是做不来。

没办法,有些事有必要解释一下,以免大家认为我装,玩清高。

首先,作为一个时间有限的业余作者,写字的初衷,无非就是不想让自己像个闲人一样被看到,顺便在这个光怪陆离却又总是失望无奈的现实世界里,做做引荐推广的工作。

我既没有远大理想,也没有任何小目标,很多事情一开始都想着至少“厚积薄发”,可往往最后是“啥都没发”,你靠谱了,生活却随意了。

很偶然的机会,去了柬埔寨,看到了吴哥。去之前,除了“花样年华的洞”和“古墓丽影的坑”,吴哥对我毫无任何深刻印象。可去之后才发现这么伟大的地方,怎么从前就不了解呢?

我是无知的人,容易快乐。
 

真是惊醒,真是惊喜。

吴哥王朝辉煌数百年,留在世上的文字记载居然只有元人周达观的一本《真腊风土记》,仅8500字,作为地方志收录于《四库全书》,然后我们就忘了。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周达观参与出使真腊,走了一年,次年到达,又住了一年有余回国,几年光景,周达观根据亲身经历,在《真腊风土记》中详细描绘了真腊的都城,也就是吴哥古城的布局、王宫、寺庙、建筑、雕刻、风土、人情等等,细节太细了,大概也暗示了元人南侵的意思。

“......国宫及官舍府第皆面东。国宫在金塔、金桥之北,近北门,周围可五六里。其正室之瓦以铅为之,余皆土瓦,黄色。梁柱甚巨,皆雕画佛形。屋颇壮观,修廊复道,突兀参差,稍有规模。其莅事处有金窗棂,左右方柱上有镜,约有四五十面,列放于窗之旁。其下为象形,闻内中多有竒处,防禁甚严,不可得而见也。其内中金塔,国主夜则卧其上。土人皆谓塔之中有九头蛇精,乃一国之土地主也,系女身,每夜(则)见,国主则先与之同寝交媾,虽其妻亦不敢入。二鼔乃出,方可与妻妾同睡。若此精一夜不见,则番王死期至矣,若番王一夜不往,则必获灾祸......”节选自《真腊风土记》之宫室篇(本书附录全文)

这本详细记载了13世纪高棉人生活的唯一文献资料,我们束之高阁,但别人记得,甚至还激发了自“大航海时代”后不断打开眼界的欧洲人的好奇心。

“吴哥”与“敦煌”的命运似曾相识。


他们都曾经有着傲视天下的浩瀚宝藏,但同样也是古代文明失落最多的角落。只不过,来到敦煌的法国人伯希和是用几块银圆,换来了王道士挂在裤腰上的钥匙,进入了神秘的“藏经洞”。而在吴哥,主角换成了按书索骥的另一个法国人亨利.穆奥,借着捕捉蝴蝶,他看到了沉睡中的“吴哥窟”(Angkor)。

眼前,一座座高耸的石塔神秘如莲花次第盛开,苍凉的塔尖,刺入云霄,也刺入心灵,世上留给我们的一切其他遗迹,从此黯然失色。古老王朝崩溃的瞬间,万劫不复的命运毁灭与复生。

吴哥,沉睡了四百年。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从弱小到强大,从辉煌到衰败,每个大好形势都包含了失败的细节,正如每个失败的过程中也有做的对的地方。当下,全球都高喊国人要崛起时,去看看吴哥吧,会让我们稍微的冷静下来,别太狂热。

圣家族大教堂外墙上的末日景象中,高迪镌刻了一句加泰罗尼亚语的圣经:I Que Es La Veritat?意思是:何谓真实?我们平日里引为骄傲的那些东西就是真实的吗?位高权重的专家、领导们说的一定正确吗(当然正确,不信你试试看)?怕是连我们常说的上下五千年就有疑点,甲骨文中对“夏”只字未提,考古学中尚无实证,更别说在“夏”之前,还有来历不明的“尧”和“舜”。三皇五帝中,女娲是蛙,伏羲是蛇,炎帝是牛、黄帝是熊、颛顼是鱼、帝喾是鸟,他们是动物?是神?是鬼?还是人?要说起来,甲骨文也比楔形文字晚了快两千年。所以,多出去走走,多看看,挺好,至少能知道夏威夷草裙跟江南蓑衣不是一回事。

当然,我不是旅行达人,人傻、钱少、外语不好,我更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没经过学术的规范训练,像什么扶南,真腊,暹罗,高棉,跋摩,陀罗...,稍一疏忽就搞错,尴尬是常有的。

所以这本书写的挺难挺烦,可自个儿挖的坑,要自己填。梵文的“死”都是被动语态,估计意思是说: 人总不能主动的半途而废吧。为了解决困扰,疯狂临幸了无数专业书和僵尸般存在的史料,垒起来高度差不多都“著述等身”了,弄得自己比高考生还用功,一旦认真了就好辛苦。

人与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
这大概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错觉。

书也一样,有人看了高兴,有人也会厌恶的骂两句,都没毛病。您放心,我最痛苦的时候,都没动过任何不详的念头,如今岁数大了,连自拍都要先P后发,更觉得自己肉身珍贵。

你不喜欢我,我不会想不开。

好像王小波说过,一辈子很长,就找个有趣的人在一起。他可没说,一辈子很长,要找个胸大的人在一起,可见“有趣”应该比“有肉”重要些。不过,这不矛盾,肉体还是灵魂? 能得到什么就是什么,都要珍惜。就像去旅游、去读书、去恋爱,不喜欢山山水水,那呼吸新鲜空气也是好的;不认同书里文字,那看看配的图片也能享受;至于求爱了,人家不爱你,你单相思去磕长头也没人拦着呀!

反正,修行是自己的,没人监督。是否决定上路?上路了,你是否会偷懒?多几步,少几步,头有没有磕在地上?除了自己,没人知道。

写这本书,就是我在纸上磕长头,希望不辜负出版社老师们的信任,还有为拙作提供无私帮助的诸君们,特别感谢职业慈善家卢星宇的鼎力相助,还有众位摄影大师(沈委誉,喻添旧,于乐,任国忠,吴迪,于华芸,刘晶,闫自强)的心血佳作。

《吴哥,沉睡四百年》
中国铁道出版社
董彬 著
2018年3月版
《吴哥,沉睡四百年》是新锐历史作家董彬的暌违文坛三年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新作,堪称“七〇后”青年作家的归来之作。第一部《九门内外》把视野锁定在拥有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的北京,而这部全新力作《吴哥,沉睡四百年》将视角移到文明辉煌数百年,柬埔寨吴哥王朝的都城遗址,通过作者吴哥之行中造访过的12个重要景点,用一贯通俗而克制的笔调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吴哥的历史、雕刻、建筑以及优美的景致和风土人情等。
作者如是说
董彬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NR) 记者/主持人 
毕业于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国首届艺术硕士(MFA) 
出版作品《九门内外》
编辑: 赵倧博

去吴哥,带上这本书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