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海南文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中国向行星的探测迈出历史性的第一步,然而作为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的万卫星先生,却最终没能亲眼看到那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的天问一号一飞冲天的时刻。就在两个月前,2020年5月20日21时38分,我国著名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万卫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作为我国行星物理学奠基人,万卫星担任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对中国行星科学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位能上九天揽月的院士,年少时,甚至未曾踏出山村一步。

1

1958年,万卫星出生在湖北天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中,他幼年丧父,与三个姐姐全靠母亲一人拉扯大,从小就尝尽了生活艰辛的万卫星,自然懂得念书的不易,7岁那年进入小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后,小小年纪的万卫星便在学习上格外用功,老师们也对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赞赏有加。特别是上了高中后,万卫星在数学物理方面的天赋开始逐渐显现,甚至会自己搞来一套物理教材自学,物理老师看到万卫星的自习笔记后非常惊讶,他想不到自己身边还有这样的学生!于是,物理老师也更加关注这位一心埋头读书的农村学生,就这样,少年时与黄牛为伴的万卫星,逻辑思维的潜质被悄然激活,高中时打下的扎实基本功,也为他日后的科研与创新积淀了丰厚的基础。然而天赋与聪慧在此时并没有立刻给万卫星的命运带来转机。


2

1975年高中毕业后,来自农村的万卫星想当个老师的愿望最终化为泡影。他卷起铺盖,怅然地踏上了回乡的路。不过很快,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庄稼汉的万卫星,最终还是在庄稼地里脱颖而出。回乡务农的第二年,万卫星在当地政府组织下为工地修桥,高中时学到的文化知识这下派上了大用场,除了出劳力之外,万卫星还能帮着工地写写黑板报,搞搞宣传,没过多久,修桥工程部的总指挥也看上了这个年轻人,因为修桥时那些复杂的测量工作万卫星搞得游刃有余,甚至超过了指挥部里的工程师! 命运的天平,此刻正缓慢而坚定地向万卫星倾斜而来。1977年,高考恢复!万卫星如愿考上了武汉大学,从未出过远门的万卫星,终于走出了山村,走向了更广阔的平台,而也正是从那一年起,命运对万卫星似乎也格外垂青。

3

大学毕业后,万卫星报考了中科院武汉物理所的研究生。复习的过程很辛苦,万卫星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可是考试结束后,他却发现自己有好几道题都答错了,心情格外纠结,甚至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读研究生的希望了。然而有一天,一位略显消瘦的老人却来到万卫星的寝室,令万卫星惊诧不已,这位老人,正是李钧研究员!

李钧先生是著名的空间物理学家,后来成为我国第一个空间物理学院士,在电离层物理学和电离层电波传播等研究领域中造诣颇深,对我国空间物理学的发展贡献卓著,影响深远。在万卫星的寝室中,李钧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我看了你的试卷,虽然个别题的最后答案不正确,但是你的推导过程很独到,很有想法……我已决定录取你做我的研究生! ”

万卫星只觉得一股暖流涌过全身,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也是他第一次领悟到,做科研,过程往往更胜于结果。

有幸被李钧先生录取为他独立指导的首批研究生中的一员后,万卫星又成为李钧先生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并在毕业后一直跟随先生工作。然而就在李钧先生率领他的研究团组艰苦创业之时,意外却悄然降临。

4

1994年4月5日,是万卫星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日凌晨,他陪同导师李钧先生出差,在途中,先生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万卫星一直是李钧先生的助手,用他的话说,只是给先生“跑跑腿”,一直依靠着先生。而此时,研究课题组发展的重任正进行到关键时刻,恩师的突然离去,让万卫星一下子坠入云里雾里,一时间竟不知所措。

拭去泪水,调整精神,万卫星很快便接过了先生留下的重担。万卫星的性格很内敛,平时寡言少语,不爱出头露面。先生走后,他不仅要负责一大堆学生,还有一大堆课题和一个研究室的管理。

天降大任于斯人。万卫星必须做过去没做过的事。于是,他找到师母,查阅了先生生前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吃透先生留下的资料,又抓紧联系找到国内外在电离层研究方面的一位位专家,按照导师的“联络图”,一个个做工作,终于得到相关前辈的理解和支持,万卫星要把先生未竟的事业接过来,做下去,要为国家空间探测事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5

值得欣慰的是,在李钧先生去世后,他生前创建的研究组得到了长足发展,万卫星等人继续沿着他提出的研究方向,做出了令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研究成果。2004年,万卫星带领电离层物理研究室的主要骨干由武汉迁往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并担任研究室主任。他先后承担并完成了20余项国家重大重点基础课题及国防工程项目的研究,在电波广义射线传播理论等多个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了255篇学术论文,先后7次获得省部级成果奖励。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卫星带领的科学团队在研究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同样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具有相当的影响,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电离层组”。而很快,万卫星也迎来了人生中最为重大的一项任务,天问。

6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从来被认为是首难懂的诗,因为整个诗都是由历史、神话、传说交织而成。这里记录着楚民族先人的历史,也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事物,由此引起了一连串的质询…… 而科学发展到今天,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人类仍然充满了好奇,不停地翘首观星问天。

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宇宙空间的谜底也在一步步解开。2016年初,我国正式批复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而在此之前,有关科学论证、工程论证都已经进行了扎实的准备工作,任务科学目标、基本方案都已确定。而火星探测是一个“绕”“落”“巡”三步一体的综合任务,其中执行“绕”这一任务的轨道器是重中之重,它携带核心制动系统,是整个任务成败的前提,它也携带了最多的科研仪器,最核心的科学研究部分集中于磁场研究、大气稀薄粒子、尤其是带电粒子相关。这也是世界绝大部分火星探测轨道器的核心任务。在这些方面,万卫星院士的电离层和高层大气研究团队毫无疑问是中国最为专业的群体。作为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首席科学家,万卫星早早向公众透露了火星探测的计划时间点,根据规划,我国将于2020年择机发射火星探测卫星,预计卫星在飞行7个月左右抵达,将于2021年发回相关探测数据。卫星设计寿命1个火星年,接近2年时间。

7

火星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可以移动的五颗行星之一。尽管现在我们知道,在金、木、水、火、土这五颗行星当中,金星的大小跟地球更为接近,而火星的直径其实差不多是地球直径的一半,但是火星的大气要薄很多,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它表面的各种状况。而且,如果我们能够站在火星之上,就能感受到火星四季的变化,这在金星上是完全体会不到的,更重要的是,火星处于太阳系之内的宜居区的最外边缘,那就说明火星上可能会有液态水或者甚至生命的存在,而这,也正是万卫星和同事们将要探索的未来。

2019年11月1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在位于河北怀来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进行,这次试验模拟了着陆器在火星重力环境下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的过程,对着陆器设计正确性进行了综合验证,这也是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很快,2020年4月24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作为行星探测的第一步,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而“天问”一词,正是来源于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那一首长诗《天问》,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于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同样也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然而,正当天问一号一切按照预期顺利进展之时,一个噩耗却突然传来,就在天问一号任务正式与公众见面仅半个多月之后,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万卫星先生,却不幸因病逝世,享年62岁。

8

万卫星先生的志向似乎从一开始就写进了他的名字里:

“我的人生之路就像一片帆船,一直追逐着那盏虽然模糊,却一直存在的灯塔。”

而通过媒体的报道我们得知,作为首席科学家的万卫星先生,即使在最后病重期间,依然坚持工作,的的确确是为“天问一号”奋斗到了最后一刻。如今,万卫星先生,没能亲眼看到那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的天问一号一飞冲天的时刻,但我们相信,万卫星先生培养出来的团队也会像他当年接过导师李钧的衣钵一样,有足够能力完成后续的任务,甚至完成得更为出色。同时,万卫星先生也将自己最宝贵的遗产,留给了万千后辈,他曾经不止一次这样说过:

“在我看来,弘扬科学精神是比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