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进入邮箱 | 设为首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文艺之声官方网站

FM106.6兆赫

中波747千赫

首页频率简介佳作赏听重点推介长篇连播开心时刻黄金剧场广播故事会品位书香睡前故事从文化开始 | 评书

主持人博客更多>>

海涛s.jpg海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化动态

[评论]高等教育:相声传承的时代选择

中广网 2010-02-25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记者王大胜)近日,众多媒体,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和文艺之声《中国相声榜》节目在内,都在关注中国广播艺术团和北京电影学院联手开办相声喜剧创作表演班的新闻。并深度挖掘,采访冯巩、姜昆等相声名家,引发对相声传承方式的探讨,颇有启迪。

  师徒教学、父子相传,这是相声百年来的基本传承方式。一个相声演员,没有师承关系,那就不入流、不入行,只能算是业余票友。包括许多有家传的演员,象马三立马氏相声世家、常连安常氏相声世家,象侯宝林和侯耀文父子、陈子贞和陈涌泉父子、师世元和师胜杰父子,等等,也都是跟着父亲学艺,再拜一门师父,然后进入相声宗谱。于是,一方面,相声技艺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不断绵延和逐渐进化,另一方面,相声形成并延续了家族化的、作坊式的、封闭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和自给自足的农业时代相适应,与社会化的工业时代相脱节,不能适应全球化的、规模化的、开放性的信息时代。也许,我们现在还可以偶尔见到家族式的公司、企业,却无法想象会有家族式的行业可能良性运转和兴旺发达。因此,相声的师徒相传,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相声传承方式、教学方式的改变,是不言而喻的事情。高等院校设置相声专业、培养相声人才,着实是时代的必然。

  时代和历史不可以割裂。具体说,相声的科班教学和学校教育,并不是现在刚刚开始的。半个世纪之前,北京曲艺团就开始招收学员班,以科班教学的方式取代师徒相传。这种学员班陆陆续续持续到八十年代初。李金斗、王谦祥、李增瑞就是1960年学员班培养出来的相声名家。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刘宝瑞、郭全宝、罗荣寿等前辈,一直以辅导班的方式,致力于对专业演员的培养和业余演员的辅导。1986年,天津北方曲艺学校正式开办。二十多年来,它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培养了刘彤、韩冰、刘畅等大量相声演员和曲艺人才。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分别开办了相声表演班和相声大专班,造就了贾玲、高晓攀、王彤等众多新锐演员。所有这些,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相声高等教育,是北京电影学院相声班的基础。

  从中央戏剧学院相声表演班的成效来看,中国广播艺术团和北京电影学院携手,开办这样一个相声班,其核心意义在于转换教育机制和传承方式,把适应时代的社会化专业化教育引入相声之中,继续规模性地培养具有高等基本素质的相声创作表演人才,可以从教育方面奠定未来相声演员、相声作者、相声作品、相声理念的时代特质。

  马季先生生前对美国脱口秀演员十分推崇,欣赏他们的机敏、睿智,叹服他们的博士、硕士的文化层次。他还把“说学逗唱”更正为“说学唱表、逗在其中”,来强调相声的表演性和喜剧性。侯耀文先生大约在十年前在接受本人采访时,提出了相声要引进导演制的主张,透露要编写相声创作表演教程的心愿。著名曲艺作家崔凯在去年第九期《曲艺》杂志上发表文章,强调相声理论创新,重新审视包括相声在内的曲艺艺术特征的理论定位。曲艺理论家戴宏森也在《曲艺》杂志上阐释姜昆提出的大曲艺的概念,以开放的姿态,提出“广继承、多吸取、勤实践”的主张。如果说这些名家和理论家提出了相声发展的真知灼见,那么,冯巩和他的相声班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卓有成效地实践着他们和冯巩自己的类似的艺术理念,难能可贵!

  需要强调的是,和电影、音乐、电视剧、文学等门类相比,相声,包括它的理论、教育、队伍、产业化程度,等等,它的落后性依然十分明显,一时间不能适应大众对这门笑的艺术的需求和期待。并不是相声教育走得太远了,而是相声教育在急起直追。可以预料,相声将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学习、借鉴姊妹艺术的优长和经验,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并且,我们预测,相声的高等教育将会呈现几何式地增长态势,象相声回归剧场一样,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王葳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5065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