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笑星档案 > 正文

马季小时候过年的故事
2009-06-17 15:08   来源:中华相声网    打印本页 关闭
    

相声名家马季旧照

    中广网北京6月17日消息  我们家祖居京东宝坻。在旧社会,三河县出老妈子,宝坻县出剃头的。凡是出手艺人的地方,大多是穷乡僻壤。父亲马子衡既不种地,也下剃头,而是长年在外经商,落脚在天津.他的元配夫人姓甚名谁无从查考,过早去世,留下了四个子女。我妈陈淑茹是续弦,因脸上长了块“记”,医学名词叫“血管瘤”。旧社会讲究郎才女貌,妈妈有这等残疾,当属“困难户”,年纪轻轻地嫁给了父亲,岁数与元配夫人的子女相差无几。像白居易《琵琶行》里说的“老大嫁作商人妇”,对她也是不幸之大幸了。
    父亲有两个家,元配的子女都在天津,妈妈住在北平。“商人重利轻别离”,父亲长年在外经商,逢年过节回北平小聚数日.却不妨碍生儿育女。妈妈也有四个儿女,按长幼为序,依次为:马树梁、马树槐(鄙人)、马淑珍、马树铭。

    我12岁那年,父亲猝然去世。妈妈是个文盲,也没有什么新思想,丈夫的“夫”是她心中出头的“天”,父亲一走,天就塌了。我这里给大伙讲两段小时候家里过年的旧话。
    父亲刚死的那年冬天特别冷,按老北京的话说,冷得邪惶。手伸出去,不一会儿就冻得酱紫酱紫的,像小酱萝卜。
    大年三十那天,全家起了个大早。妈妈前几天就许了愿,要带找们出去玩,可把我们乐坏了.妈妈领我们出了家门,先是到杂货铺买了一毛钱的铁蚕豆,一个小孩分了10多颗。是啊,买别的吧,一毛钱能买多少呢,一个人三口两口,净光净.也就是这玩意儿,最抻时候,要不怎么叫“穷人磨”呢?那时候过春节。北海也不打票,全家就奔了去。别看我们家在西城,离北海没多远,可是一家大小逛北海还真是头一回呢。起初。玩得特別开心,架不住时候长了,肚子咕咕乱叫,想玩也玩不动了.偷眼看看妈妈。一连看了几回,竟然没有回去的意思.后来我才弄明白。原来,过春节,同院的老姨家大鱼大肉,大米白面.又点灯笼,又放鞭炮。不像我们家,除了一年吃到头的“黄金塔”,别的一概没有。妈妈最担心孩子眼馋,跑到邻居那儿瞅着,丟人,只好躲了出去。一躲躲到日头偏西.才领着我们回了家。妈妈从吊着的篮子里捡出剩窝头烤烤,又坐了壶开水;吃饱喝足,歇歇腿,又领着我们往外走。这时候,同院的老姨发话了:“这么冷的天,别出去了,都到我这儿来吧!”
    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在老姨家吃的年夜饭。又有鱼又有肉,妈妈却没有胃口,脑袋一直耷拉着。眼睛像睁不开似的。
    又是一年春节,这事发生在我小弟身上。家里虽穷,逢年过节,还短不了亲戚走动。是个姨表亲,见我们家的日于实在惨透了。想稍微接济接济。我妈脾气那个倔呀,万贯银钱丟在地上,瞧都不瞧一眼的,更甭说接受施舍啦!姨表亲心眼灵。说是给小弟压岁钱,硬塞进他的兜里。妈妈没说什么。小弟哪领会得出这层意思呀,高兴极了,忙找小伙伴出去玩。不大工夫,这钱就变成鞭炮和灯笼了。小弟兴冲冲地跑回家里,还显摆了一通。
    姨表亲前脚出了家门,妈妈就把小弟摁倒在炕上,褪下裤子,好一遇揍。一边揍一边哭,断断续续地说:“你也不小了,就不明白家里指着这点钱过日子吗?你怎么……”直到妈妈诀别人世之前,竟又提及这件往事,对我们说:“你们明白妈妈怎么过来的,就行啦!”

责编:佳怡中国广播网

相关新闻

精彩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