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文艺之声 > 文艺之声专题 > 中国梦我的梦 > 图集

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

2014-08-04 12:48: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中国梦·我的梦”基层文艺工作者系列报道采访手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记者刘辰莹采访蒲剧团副团长杨全胜

 

 (综艺节目中心记者刘辰莹)《中国梦·我的梦》百集主题节目,我接到的选题,是到山西运城采访蒲剧名家景雪变。

  蒲剧,对于还算喜欢戏曲的我,闻所未闻,问了身边几个人,也大多表示不知道有这个剧种。为了完成好采访任务,我开始恶补关于蒲剧的知识,才知道有500余年历史的蒲剧是山西四大梆子之母,与秦腔同源,对包括京剧、评剧等大剧种的发展起过很大的影响。可是,这样一个已经算是“活化石”的剧种,在当今这样的时代,能有怎样的市场呢?

  通过网络看了许多景雪变演出的视频,有《窦娥冤》《关公与貂蝉》等在其他剧种中看过或是了解故事情节的剧目,也有像《丑嫂》《山村母亲》等新编的反应现代生活的作品。逐渐发现,那一招一式的精湛表演和那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柔美灵动的唱腔竟把我紧紧地拴住了,原本以为看上四五部戏对这个剧种和景雪变本人有个了解就可以了,没想到一部一部地看下来,竟看完了能在网上找到的所有的视频——时而对着电脑会心一笑,时而对着家中的电视泪眼婆娑。我竟然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剧种,这对于采访和制作这个节目应该是个良好的开端。

景雪变(右)在给小演员说戏记者姜薇(中)采访

  酷暑难耐的7月份,我和中心的另一名记者姜薇,一起来到了有“小火炉”之称的运城市。刚到时是个周末,景雪变任团长的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里,仍然有来自艺校的学生在上着文化课,仍然有演员在排练。

  和我在网上看到的视频不同,正在排练的剧目自然是在打磨中的,有的一时还难见光华,但反因现场老师的讲解,更看懂了门道,了解了精华所在。中国的戏曲的表演虽不同于话剧影视作品的真实,却在夸张与程式化的表现中,更将人物的心理细节描摹得一览无余。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或许这是戏曲艺术该是另一个高度的生活再现吧,那么它的美也更有其别致之处。

  景雪变拉出一班人马,花了12年的时间,创办起了如今的蒲剧青年团,它与运城市的蒲剧团双峰对峙。“宁叫累死牛,不叫打住车”的拼搏精神,贯穿她四十余年从艺生涯和剧团的成长过程之中。追梦、寻梦、圆梦的艰辛与执著,通过团里人含泪的讲诉,点点滴滴记录在我们的采访机里,并将通过电波流向听众耳畔。采访时,我还从剧团里拷贝了演出视频,要了出版的DVD光盘,一半为工作需要,一半为自己的喜好。

开演后的舞台上下

  在团里,我们听了许多故事有关演出的故事,剧团到过省里市里的各级礼堂,到过北京大学等高校,也到过梅兰芳大剧院、国家大剧院等艺术殿堂,但更多的舞台却是在村镇里,因为那里有更多喜好蒲剧的人。因此,市里排练,乡村演出,马不停蹄的奔波,已成为蒲剧青年团这样的基层院团的常态。严冬里,村民们裹着棉被坐在露天的舞台下看戏;大雪中,戏迷顶着风雪,看雪飞入演员的嘴中瞬间融化,拼命鼓掌高声为演出叫好。初涉蒲剧的我们,想现场体会下乡演出的盛况,亲身感受人们对这门艺术的热爱。此次系列报道,不正是要到反应基层文艺工作者的状态吗?那么就随着他们去最基层的倾听故事吧。

  西郝庄村里的两辆皮卡拉演员的行李和演出的道具,村民们开上私家车来市里接演员,对于村民,剧团下乡演出的日子,是个节日。在运城市里,采访的几天,我们都经受了高温的炙烤,好在大部分时间不需要暴露在阳光下。下乡的那天,天气转阴,随即飘起雨来。我们有些担心,如果下大了,演出会不会取消,毕竟村里是露天的戏台呀。

  团里的演员在村里的一所已经放暑假的学校了安营扎寨了。课桌椅堆到一边,皮卡拉来的被褥往地上一铺,这就是演员们这几天的床了。村里拿不出那么多的床板,有腰腿病的团员就睡在课桌上,算是一种特殊的照顾了。

  随团征战12年的大锅早早做了晚饭,演员们匆匆吃过就到地铺上去休息了。副团长告诉我们,这个季节还好,如果是冬天也是这个条件,团里的人用上电热毯,夜里上厕所却成了大难题。那一刻,我想到了景雪变说过的那句“青年团在漂泊中创造奇迹”。

开演前演员们在化妆

  离演出开始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台下已经坐了几十号的人,把话筒一个个伸过去,才发现他们不都是西郝庄村的居民,十里八乡的百姓得到了演出的消息,就开着摩托车、骑着三轮车邀约上亲朋好友特地赶过来。

  一个六十岁左右的大爷骑了一辆电动三轮,带着老伴和邻居来了,他们的三轮车也成了他们看戏的座位。还有两个已近古稀之年的大爷,亲密地坐在一起,一问才知道,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村,正是因为都酷爱戏曲,有村演出的时候,他们就去,所以才相识,因戏结缘,并渐渐成了可以一起谈戏的好朋友。有些老人领着抱着的孙子来看戏,也有在城里打工为看演出专门赶回家的年轻人。

演出开始前演员们在学校教室里的临时宿舍休息

  锣鼓一响,传统大戏《王宝钏》开演了,雨也越下越密,简陋的防雨布不过是一个有好几个破洞的纱网。人们有的撑着伞、穿着雨衣,更多的却干脆冒着雨享受一下清凉。我暗想,与京城里的很多讲座一样,这种可以自由出入的表演,过会儿就会人越来越少的,可没想到,看戏的人越来越多。

戏迷冒雨看戏

  遮雨棚可以挡住一些雨,但破洞处却时常大股地淌水,因此那下面就没有观众。为了能拍摄到村民如醉如痴看戏地照片,那破洞下,反而成了我的立足地。头和肩夹住雨伞,采访机暂放入包里,相机对准观众,让他们对戏曲的痴情记录在广播记者的镜头下。

  不知是不是下雨的缘故,戏正演到精彩处,突然一声响,断电了。如此爱戏的人们,即便不走,也或许会哄闹起来,鼓倒掌。可是,所有的观众,却依然安静地站在原地,甚至没有人催问一句为什么?将近十分钟后,戏重新开演,人们又重新陶醉在戏里……

  《牡丹亭》中唱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是啊,不是亲身接触到这门大美的艺术,怎么会知道它竟然如此美妙?不是亲身到基层去采访,又怎会感受到这门艺术在民间,竟还有着如此大的魅力?深入园林,姹紫嫣红处,春色满目。

 

编辑:郭兴波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